感动的事800字作文

感动的事

亲爱的哥哥:

你好!

你还记得我吗?我就是跟你分隔两个海峡的----XXX,虽然我们远隔千里,但是我们还是能联系上的。哥哥我今天是来跟你分享我的故事的,你想知道吗?那就跟随我的笔下寻找吧!

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前的事,在那天早晨,我独自一人去爷爷家,我迈着轻松而又愉快的脚步来到了车站,阳光明媚,温暖的阳光洒在屋顶上,汽车上……金光闪闪。“呀,今天的天气真好,我到了爷爷家后可以……”“嘟嘟”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考,我抬头一看,哦,车来了,我上了车,车上十分的拥挤,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个站脚的的地方。“嘟嘟”车开了,车在路上飞驰着,一站,两站,三站……车门又开了,上来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。只见那老人拄着一根拐杖,艰难地上了车。司机一看说:“谁给老人让个座”。老人走到了一位青年小伙的跟前,站了下来,可小伙子视而不见,车开了,在上大桥时,突然一个急刹车,老人向后退了两步险些跌倒,她脸色苍白,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……小伙子仍然一动不动,有几位乘客用不满的神情看了看他。突然,“老人家,你到这儿坐。”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。人们寻声望去,原来,说这句话的是另一位老人。我仔细地端详着他,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有着几道深深的皱纹,“来吧!”老人顿了顿脚,说“好吧”,另一位老人站了起来,走到门口,有几位乘客被老人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,便起身给老人让座。老人不经意的回答了一声:“不用了”。所有的乘客都大吃一惊,接着就是一阵沉默……车仍在行驶,车站到了,这位老人下了车……

世界上竟会有这样的老人,自己已经很苍老了,却把座位让给了更需要的人,多么高尚的行为呀!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,我想:老年人都能如此,而我们年轻人呢?我的眼眶湿润了……

感动的事

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,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,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……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。

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,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。他想起旧社会,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,受战争的痛苦,缺衣少食,流离失所。今天,人民当家作主,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。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,用学过的专业知识,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、1000斤、XX斤的水稻新品种,让粮食大幅度增产,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。

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:知识+汗水+灵感+机遇=成功。

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,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,不仅论证“鹤立鸡群”的稻株是“天然杂交稻”,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,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,试验结果使他确信,搞杂交水稻的研究,具有光明的前景!

可是,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。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,自花授粉,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。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,即雄性不育系,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。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。袁隆平知难而进,他认为,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,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,也能天然存在。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,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,是水稻的自由王国,“外国没有搞成功的,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”。

袁隆平迈开了双腿,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,去寻找这从未见过、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。时间一天天过去,袁隆平头顶烈日,脚踩烂泥,驼背弯腰地、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。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,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、性状奇特的植株。袁隆平欣喜若狂。

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,他和妻子邓则,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。成熟时,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。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,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《水稻的雄性不孕性》,发表在1966年《科学通报》第17卷第4期上。文中还预言,通过进一步选育,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、保持系 (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)和恢复系 (恢复雄性可育能力),实现三系配套,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,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、大幅度的增产。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,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“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”的进军号角。

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“过五关”(提高雄性不育率关、三系配套关、育性稳定关、杂交优势关、繁殖制种关),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,并组织了优势鉴定。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、省政府的支持下,获大面积制种成功,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,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。

1975年冬,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,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,以最快的速度推广。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,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,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、94亿亩,占水稻面积的39、6%,而总产量占18、5%。XX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、56亿亩,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,增加总产值280亿元,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群众交口称赞靠两“平”解决了吃饭问题,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,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,人们用朴实的语言,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。

感动的事

在一生当中,会有很多让你感动的事,感动是无处不在的

记得那是我上二年级的事了,那时候我的学校在举行广播操比赛。我们都很想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,拿到冠军。于是我们一到课件休息就开始练广播操,希望不会给班级丢脸。班主任赵老师看见了我们都如此努力,在体育课时亲自带我们去练习。我们都感动不已,因为赵老师带病来给我们上课的,而且当时又是夏天。每次体育课赵老师都陪我们下去,操场上响起了赵老师那清脆的声音。

时间飞逝,离广播操比赛只有一天了。而在前一天的上午,我们的数学老师告诉我们赵老师去医院看病了,不能来陪我们了。在那么热的天气里,赵老师每天都拖着带病的身子陪我们练习,还帮我把不标准的动作纠正过来,而且口令叫得很响,怕同学听不到。我在心里暗下决心:一定要把广播操做得最好,以感谢赵老师这么多天的训练。操场上又响起了我们整齐的口号声。

比赛开始了,还没轮到我们呢!我们只好在原地站着。我又看见了如此熟悉的身影——赵老师。赵老师回来了!赵老师不顾自己的身体,回来了!赵老师坐在我们身边的凳子上,笑眯眯地看着我们。突然有人晕倒了,赵老师马上走过去,把自己杯子里的水给她喝。赵老师把她扶到阴凉处,让她休息一下。轮到我们了,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地走向比赛场地,整齐地做着动作。有人踩了我一脚,我的鞋快掉了,可我不能蹲下去把鞋子穿好,因为这样就会被扣分,大家这么辛苦地练就白费了,也辜负了赵老师对我的信任。所以我抓紧时机,在蹲下去的那一刻把鞋穿好了。

比赛终于结束了,我们也取得了好成绩!

这就是我这十几年来最感动的事!

感动的事

有一种久违的体验叫感动,有一种醉人的滋味叫感动。感动,无法预定也无法奢求,它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间,悄悄触动你的心灵。就是这轻轻的一触,让多少英雄落泪,让多少浪子回头;就是这轻轻的一触,才演绎出人世间如此之多的悲欢离合,铭心刻骨。

那是在暑假时,我独自一人去医院看病,在公共汽车上,车上人很多,我好不容易等到了座位,坐下之后,我正在看窗外的风景,突然,有一个老大爷颤颤巍巍上了车,仔细一看,只见老大爷年过花甲,老态龙钟,额上布满了皱纹,满头银发,身子十分瘦弱,手上拿了一根拐杖,行动缓慢。我正在犹豫该不该把座位让给老大爷,给吧,自己又没座位了,不给吧,老师不是说过要学习雷峰助人为乐的吗?当我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,有一个大哥哥站了起来,微笑的对老大爷说:“老大爷,您坐我的座位吧!小心别摔跤了。” 老大爷显得十分惊讶,但很快又回过神来,乐呵呵的对那位大哥哥边摆手边说:“还是你坐吧,你也别摔着了。”大哥哥听了很不高兴了,对老大爷说:“大爷,我不坐可以,我还年轻的很呢!没关系。” 老大爷实在说不过只好坐下了。说道:“哎!现在的年轻人啊,越来越学习雷峰了。” 大哥哥听见后只是笑了笑,什么也没说。这时我发现全车的乘客都用一种敬佩的眼光看着那位大哥哥,随后脸上又浮现出略带一丝羞愧的表情。

看到这一幕,我不禁被大哥哥学习雷峰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,是呀!,现在这个年代,人们虽然都在说:“要学习雷峰!要学习雷峰!”,可又有几个人做到了?从大哥哥身上,我最感动的是他那说到做到、尊老爱幼、助人为乐的精神。我一定要学习大哥哥,争取当一个跟他一样的活雷峰!另外,我也感到后悔,自己为什么不抢先一步,比大哥哥早一点,说不定老大爷已经坐在我的位置上了呢!

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感动,并在不断的感动之中,不要怀疑,因为我们并不是故作伤感,而是真真切切的情感流露,尽管世俗的东西已经让身边的事物变的模糊不清,尽管这样的感动变的越来越少。然而我们的生命需要象感动这样的东西如夜空中的繁星闪闪发光,照亮这个世界。所以我们需要……

感动,个温柔的眼神。

夕阳斜下,那金灿灿的余晖充斥了空气。年轻的母亲进步跟在踉踉跄跄的儿子后面。或许是刚学不不久,孩子忽然跌坐在地上,他嘟着嘴,眨巴着眼睛望着身后的母亲,年轻的母亲走过去,扶起摔倒的孩子,拍拍他沾上尘土的膝盖。孩子望着母亲的眼睛,那充满了爱意的眼睛,咧着嘴笑着牵过母亲的手,继续向前走。

夕阳之下,那两道一长一短的身影就是令人感动的一幕。

感动,有时又是一个浅浅的微笑。

蝉鸣声响,那一波波微微起伏的沉闷的声音穿透了夏夜。眼角布满皱纹的父亲坐在庭院的槐树下,轻轻的挥动着蒲扇,风静静地吹过来缭乱了他花白的发丝。他手里还拿着一封稍有折痕的信,信上写的是外出求学的女儿近况。他慈祥地笑着,闭着眼睛充满爱意的微笑着,为女儿感到骄傲。

夏夜蝉鸣,那一封薄薄的信透出了感动的信息。

感动,有时又是一个深深的拥抱。火车呼啸,那熙熙的攘攘的嘈杂声拥挤着离别的月台,曾经的同窗,却要被这无情的列车分隔异地,朋友之间的嘘寒问暖,叮咛嘱咐却被那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所掩盖,但不要紧,只需一个拥抱就足够,一个关怀、温暖的拥抱足以胜过千言万语。

轰隆声中,向远方延长的轨道携去了感动的记忆。

……其实,感动可以很简单、

感动的事

在我十年的生活中,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。它们好像天上的星星,数也数不清。其中有些事都已经忘了,但最有趣的还是和爸爸去钓鱼。

星期天的早晨,阳光明媚,空气如此新鲜,我轻轻地吸了一口气,心中感到无比舒畅。今天我特别高兴,因为爸爸要带我去钓鱼。吃过早餐,我兴冲冲地跟爸爸一起来到刚从沉睡中醒来的小河边,爸爸忙着弄线,穿蚯蚓,我迫不及待地拿了支又细又长的鱼杆,钩上蚯蚓,想放长线,钩大鱼,把鱼线投入较远的水中,便静静坐着等鱼上钩。

等了半个钟头,没有一点动静,我有点等不及了,先后换了几个地方,还是没有动静,我气呼呼地嚷道:“这里是不是没有鱼?”爸爸耐心地去劝道:“耐心点,就一定能钓上鱼。”说着,只见爸爸一提杆,一条不大的鲫鱼便上钩了。

看着爸爸钓了一条鱼,我也耐心地等着,真是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“,一会儿浮标动了,这时我的心怦怦直跳,我握紧鱼杆一动不动,生怕会惊动鱼儿,当我看见浮子猛地往下一沉,我眼疾手快猛地一拉。“啊”,我不禁一惊,一条小鲫鱼上钩了,“钓着了,钓着了!”我欢叫着,这是我头一次钓着鱼,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。

钓了一条鱼后,我信心倍增,又耐着性子钓,可是几次看见浮子在抖动,拉起来却一无所得,我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,爸爸说:“孩子,你不懂,这里是有窍门,那鱼儿先是在试探,这时你可不能拉,你这一拉,可就把它吓跑了。”听了爸爸的话,我不觉叹道:“呀!好狡猾的鱼啊!等着瞧,我一定会钓一条大的。”我又一动不动的握紧鱼杆,过了不久,浮子抖动了两下,我忍了忍,没有拉,这时太阳火辣辣的,我的汗水簌簌的往下淌,手脚都麻木了,可我还是一动不动,凭着耐力和毅力,同鱼儿做着一场耐力赛。

终于看见浮子猛地一抬,我急忙一拉,一条半斤多的鲫鱼被我拖了上来,我兴奋地对鱼说:“还是我比你有耐力吧!” 钓鱼真有趣!

从这件微不足道生活的小事使我懂得了:做任何事都应有耐心和信心,也锻炼了我坚强的毅力,否则将一事无成。

感动的事

震不垮的中国心 XX年5月12日14时28分,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,却令无数人刻骨铭心。那一刻,处于四川地震带的汶川发生了一次里氏8、0级罕见大地震,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几十亿,诺大的城镇瞬间被夷为平地。然而比经济损失更加惨重的,是人们的精神损失——本次地震造成六万余人死亡,三十万余人受伤,而失去了亲人的人则不计其数!

这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,令人心酸,地震无情,天灾难避!但是,纵然地真可怕,可灾难中母亲的安慰却令人安心;即使地震危险,可废墟下老师的怀抱却令人感到安全;就算地震凶残,可真情却令人温暖!

在这次地震中,无数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——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组织奔赴灾区;老师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59个学生;母亲以给孩子喂奶的姿势保住孩子的生命,致死如此;哥哥背妹妹徒步12小时走出灾区……无数的感人故事,令我们潸然泪下。然而,有一个故事,听过的人的泪流满面;有一条短信,看过的人都为之动容;有一颗真心,所有的人都为之感动!那是一位普通的母亲,和许多人一样,她被倒下的房屋死死的压住,但不同的是,她身下还有一位不满周岁的婴儿。她瘦弱的肩膀,顶住了巨大的水泥板;她弯曲的脊梁,挡住了重重的瓦砾;她细长的双手,抵住了坚硬的地板。她轻轻的安慰着孩子:“宝贝,不哭。”孩子迷茫的望着母亲,终于沉沉的入睡。渐渐的,母亲感到自己逐渐支撑不住了,她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,完成了一条短信:“亲爱的宝贝,如果你有幸能存活下来,一定要记住,妈妈爱你!”这是母亲的遗言,更是母爱的宣言!孩子还在安静的睡着,他还带着甜美的微笑,没有丝毫的惊慌,因为他知道,有母亲的地方,一定是美丽、安全,并且温暖的……

不只在地震中,地震之后,真情依旧无限温暖!

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,温总理奔赴一线,立刻展开救援。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纷纷献出爱心,不论是一床棉被、一件衣服,还是一条围巾,都为灾区人民寄去了浓浓真情。人们用一颗颗真挚的心,一张张微笑的脸,一双双援助的手,为灾区人民寄去温暖,建起一座座生命之桥!

中华儿女是不屈不挠、坚持不懈的,只要我们众志成城、同心协力,就没有度不过的难、战不胜的苦!我记得温总理曾说过:“山可以移动,但动摇不了中华儿女抗震救灾的决心;水可以阻断,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的深切友谊!”自从地震发生以来,世界各地都在支持我国,救援从未间断,时间就是生命!解放军官兵不分昼夜的抢救生命。一位战士好几次住进了医院,但是,当他醒来,发现自己离开了“战场”时,他猛然拔下针管,飞奔出去,他的战友拦住了他,他不能再去了呀!一次次负病救人,贴大的身躯也受不了啊!他面对执意阻拦的战友,竟抛弃战士的尊严,“噗通”一声跪了下来,哭着求战友:“求求你再让我去救一个!”这下跪,不是懦弱,更不是屈辱,而是一个军人,对人民的承诺,对社会的付出啊!

无论是地震中伟大的母爱,还是救灾中战士的请求,这都是源于一个字,这个字无需华美语言的修饰,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,更没有引人注目的轰动,它平凡却耀眼,它普通却感人,那个字,就是——爱!

这次地震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,更是一次爱的奉献!那坚毅的眼神告诉我,那温暖的祝福告诉我,那美丽的微笑告诉我,地震,震不垮我们的爱心!